2008年8月18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四版:奥运盛宴·传真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办了5年黑板报这次出得最开心
永康一村妇天天忙不迭“刷新”奥运特刊
王晓鸣

  “哈,又得金牌了!”8月17日下午,在邱健幸运夺得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冠军后,永康市石柱镇上杨村村民杨春枝小跑着出了自家小店,来到外面的一块黑板报前,用粉笔将“奥运奖牌榜”上中国队获得的金牌数改成了“28”。
  杨春枝今年53岁,是上杨村的一名普通妇女。5年前,她在村头开了家小卖部。店门外有块闲置多年的黑板,经常被乱七八糟的小广告贴满,平时爱看书读报的她马上想到将它利用起来,把自己看到的与村民息息相关的信息写到黑板上。
  奥运会开幕前,杨春枝又寻思开了——奥运会是中国的大喜事,不如把黑板报办成“奥运特刊”,让全村人都感受奥运带来的自豪与喜悦。
  说干就干。杨春枝特地跑了一趟永康市区,买了一盒彩色粉笔。“庆祝奥运要喜气一点。”杨春枝说。她在黑板上写上了“加油中国”“同一个世界、同一个梦想”等庆祝标语,画上奥运五环、火炬,同时还画上梅花、兰花等图案。
  尽管整块黑板设计得有些“土”,但每一笔都倾注了杨春枝的真情实感:“这个火炬是代表中国每个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;梅花不怕雪不怕风,代表中国人的勇气。”
  开幕式过后,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奖牌数成了她心头最牵挂的事。8月9日,杨春枝擦掉了几朵兰花的位置,正儿八经地画了块“奥运奖牌榜”。每天,从电视、报刊上看到有新的奖牌出来,杨春枝马上就更新奖牌榜。
  “虽说大家可从电视、报纸上看到最新的比赛情况,但写块奖牌榜不仅显得喜庆,大家看看也都开心。写了这么多年的黑板报,这次忙得最开心了。”杨春枝实在地说。
  这些日子,杨春枝的小卖部整天开着电视机,每天有许多村民在她的店里观看奥运比赛。“就像奥运会开幕式一样,人多了就是热闹。”杨春枝笑吟吟地招呼着乡亲们。
  (王晓鸣)